【回到頁首】 |
為能提供各縣市更詳細的健康資訊,本次調查的樣本除具台灣地區的代表性外,亦同時具有各縣市的代表性;另在考量戶中全查的耗時、母體戶籍資料沒有戶號難以進行家戶抽樣等因素,改以「人」為基本抽出單位。調查23個縣市,調查對象為在台灣地區設有戶籍之常住人口(不包括居住國外者),中選樣本(人)即為受訪對象。台灣地區23個縣市均可視為單一之母體,各縣市的抽樣作業程序完全獨立。以衛生福利部統計室所提供的民國93年12月31日「台灣地區個人戶籍資料檔」之戶籍人口資料為抽樣底冊,總人口數為22,615,307人。 樣本的選取採多階段分層系統抽樣設計,各層內採用抽取率與單位大小成比例、等距抽樣法逐步抽出「鄉鎮市區」\「村里」、「鄰」、「人」。在各縣市內的分層上,主要是考量各「鄉鎮市區」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都市化程度與田野調查等因素來作分層,一縣市最少為一層(即不分層)如新竹市,最多為四層如台北縣,總計台灣地區23個縣市,358個「鄉鎮市區」共分成53個層別。在樣本數分配上,由於各縣市內之人口數差異甚大,因而有抽取率不相同的做法,人口數較多之縣市其抽取率較低,反之則有較高的抽取率,總計台灣地區預定抽出30,275個樣本,其整體抽取率約為1.34%。各縣市內各層之樣本數均依人口數等比例分配,各階段的抽出單位則因「層」之特性而有三種不同的設計:有的採二階段的方法抽出,有的採三階段的方法抽出。 台灣地區23個縣市都依照抽樣設計抽出各層各階段的樣本,共抽出187個「鄉鎮市區」,共抽出30,680人,利用「性別」及「年齡」兩個變項進行抽出樣本與母體資料的一致性檢定,所有的卡方檢定結果均無顯著差異,顯示本次之樣本具有代表性。由於此次調查各縣市之樣本具有不同的抽取率,所以在分析時,如欲推估全國(台灣地區)的資料,各縣市的數值必須加權調整。 【回到頁首】 |
問卷內容的設計除考量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生物、環境(如物質環境和社會環境)、個人行為與醫療保健政策(如醫療保健系統之品質和可近性)等外,同時採納專家意見以及衛生福利部各處室健康指標之需求,再根據訪問調查之屬性和各健康指標的優先順序決定問卷設計的主要方向。此外,並參考我國1994年國民醫療保健調查、美國1998年全國健康訪問調查問卷、英國1998年全國健康調查及其他相關文獻進行問卷初稿設計。調查問卷之內容是由NHIS問卷設計工作小組負責,問卷初稿經國內、外專家所組成的問卷審查小組審閱,並經過數次問卷預試後定稿。 使用的問卷共有五種,其內容如下:
【回到頁首】 |
本調查的田野訪視工作是由國民健康署人口與健康調查中心負責,由於樣本所涵蓋的區域相當廣,樣本數也很多,再加上主要的問卷是以面對面之訪問方式進行,因此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均極為龐大。舉凡自樣本名冊製作、問卷試訪、訪員招募訓練、輔導抽查、問卷核閱等品質管控作業,乃至於紀念品的採購、完訪問卷管理、進度控管、調查費用發放等行政事務性工作,均賴經驗豐富的訪調中心團隊的群策群力才得以順利完成。 實地訪查之執行期間為民國94年4月9日開始,絕大部份樣本於7月底完成,僅有少部份地區因完成率較低或替換訪員因素,延至8月30日結束。以台灣地區23個縣市合併的樣本數來看完訪率:面訪問卷的應訪樣本數有30,680人,12歲以下問卷完訪3,900案、12-64歲問卷完訪18,099案、65歲以上問卷完訪2,727案,共計完訪27,726案,整體完訪率達80.59%;在自填問卷部份,填寫12-17歲自填問卷者有2,230人,填寫18-64歲自填問卷者有14,959人,共計有17,189人完成自填問卷,完成率為74.19%。 【回到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