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準的提昇,國民對於衛生與疾病的認識、健康行為的改變及健康和醫療服務的需求等方面,不論是在質或量上均有明顯的增加。然而,在有限的醫藥衛生人力與資源下,欲使得全體國民能獲得最佳的醫療保健服務與擁有健康的生活,除了需要制定適當的衛生政策外,尚有賴於建立良好的醫療服務系統。在規劃衛生政策與醫療體制之前,首先必須充分了解當前國民的健康狀況、健康行為及其對醫療服務的需求等各項資訊,才能迅速地制定全國健康目標並有效地運用有限的醫療資源,以達到服務與保障國人健康福祉最大化的目的。 無庸置疑地,國民健康狀況除了可作為分配醫療資源及訂定全國健康目標的依據外,也是衡量國家發展概況的重要指標之一。因而,先進國家均立法建立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制度,定期地收集相關的健康及醫療需求資訊,例如美國的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英國的Health Survey for England,加拿大的National Population Health Survey,根據量化的證據(quantitative evidence)迅速制定衛生決策以滿足國人的需求。在台灣,雖然國內學術界與衛生署曾進行過數次與國民健康相關的全國性調查研究,亦有相當的成效,但因缺乏常設機構執行調查,往往進行一次便告終止,而現有資料已不能反映當今民眾的健康狀況與需求;再者,由於並未有全國健康狀況的資料庫,亦無專責單位將量化的健康資訊(health information)有效地提供給政府及學者使用。有鑑於此,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聯合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出建立定期舉辦『國民健康訪問調查』(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 NHIS)的機制,期望透過定期執行的訪問調查, 瞭解台灣一般民眾的健康狀況及醫療使用情形。 【回到頁首】 |